其他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讲
电子课本
▼▼▼▼
视频讲解
知识点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鼓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这种散播悲观失望情绪、混淆黑白的论调,是极其有害的。鲁迅就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1.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于有关古迹的诗题)。伤今,对今天的人或事感到悲伤。2.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3.玄虚:空而不切实;靠不住;不可信。4.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5.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6.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7.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8.诓骗:说谎话骗人。9.不足为据:不能够当作证据。
四、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②):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树立起批驳的靶子。第二部分(③—⑧):驳斥对方的论点和论据。第三部分(⑨):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
五、问题解疑1.本文以问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这个问句聚焦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十分巧妙;它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自己观点的自信,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询问,这样的标题内涵十分丰富。
2.“总”“只”“一味”三个副词有得很好,好在哪里?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总”含有“一向”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扬扬得意的样子;同时,“总”又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只”含有“唯一”的意思,写出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充分体现了国民党政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副词尖锐泼辣,极富讽刺意味。
3.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失掉的是“他信力”,因此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作者抓住对方论点和论据的脱 节来直接反驳,揭示其论证的错误。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4.文中的“他信力”“自欺力”分别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他信力”: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对国联失望,失掉的就是“他信力”。“自欺力”:求神拜佛,麻醉自己。一味求神拜佛,发展的是“自欺力”。作用:运用了仿词的修辞手法,增添了讽刺的效果,生动地刻画了悲观论者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丑恶形象。
5.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分析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而”一词表示转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由直接反驳转向正面立论,提出论点。
6. “埋头苦干的人……”发别列举出几个人物。 本题运用补写论据法。“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也包括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昇、张衡等。“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戚继光等。“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包拯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等。
7. “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脊梁”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人们,他们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鲁迅赞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8.“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分析句中的“简直”的作用。
“简直”标明作者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观点确信无疑。语言犀利,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9.“脂粉”……各指什么?本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 “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操守、品格;“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这句话含义丰富,说明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观察,以辨是非。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的“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六、课文主题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图文讲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九年级上册目录
第1课《沁园春·雪》精讲
第2课《我爱这土地》精讲
第3课《乡愁》精讲
第4课《你是人间的十月天》精讲
第5课《我看》精讲
任务二《自由朗诵》精讲
任务三《尝试创作》精讲
第二单元
第6课《敬业与乐业》精讲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讲第8课《论教养》精讲
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精讲写作《观点要明确》精讲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精讲
第三单元
第12课《湖心亭看雪》精讲第13课《行路难(其一)》精讲
第13课《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精讲
第13课《水调歌头》精讲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精讲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精讲
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 精讲
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精讲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精讲
第16课《孤独之旅》精讲
写作《学习缩写》精讲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精讲
第五单元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图文、音视频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